當奶奶在浴室跌倒了,我們才發現,浴室有好高的門檻、馬桶旁沒有扶手、地板沒有止滑……
當爸爸因意外手受傷了,我們才發現,喇叭鎖的門把與旋轉式的水龍頭原來不是方便每一個人使用的……
當弟弟因意外腳骨折要坐輪椅了,我們才發現,房間沒有輪椅可以迴轉的空間,要上廁所與上下樓梯也很不方便,弟弟甚至說,他連電燈開關都按不到了……
家,是每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場所,但是長久以來我們卻忽略了家是應該讓不同的年齡層、高矮胖瘦、健康、失能或行動不便的人也可以安全、舒適居住的環境。
總是非得到意外、疾病、老化事件發生後,我們才發現原來所謂無障礙或友善空間的營造不是只針對障礙者的專用設計,我們才後悔一開始沒有想到應該如何如何設計,而產生了必須忍受不便、可能會發生更多意外、必須花大錢改善或有家歸不得的狀況。
以老化的趨勢以及通用設計的概念,在設計階段就因應不同使用族群納入平等使用、簡單易操作、省力操作等觀念,將可以使我們所處的環境更安全舒適。
香港房屋協會在2005年7月出版了【香港住宅通用設計指南】(中英文版),本指南可以直接於線上瀏覽下載,內容包含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規劃和空間設計指南
第三章 無障礙設計
第四章 家居安全
第五章 環境因素
第六章 裝飾詳細設計的推薦方案
第七章 整修和改建
附錄
反觀台灣,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在2009年7月出版了一本【台北市居住空間通用設計指南】,本指南同樣也可以於線上瀏覽下載,內容包含
第一章 居家空間常見的問題
第二章 什麼是通用設計
第三章 居家空間通用設計自我檢核表
第四章 居家空間通用設計指南
第五章 居家通用設計相關資訊
如果我們希望家真得能夠成為一個遮風避雨、安身立命的場所,開始思考住宅空間通用設計這件事,或許是刻不容緩的。